一家购物中心、大卖场的选址必须先要进行商圈分析,需要分析目标店址所在商圈的人口特点(包括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收入情况、家庭特点、年龄分布、民族、学历以及职业构成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经济基础和购买力情况(大型零售企业通常喜欢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地区,而不是依靠某一单一产业发展的地区)、竞争状况以及基础条件(地区交通通信状况、软性基础条件、供应链发达程度、政策和开发程度和执法情况)。
例如,家乐福的选址要求:
1、地理位置要求:
交通方便(私家车、公交车、地铁、轻轨),人口密度相对集中
两条马路岔口,其中一条是主干道
具备相当面积的停车场,比如在北京至少要求600个以上的停车位
2、建筑物要求:
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以上
最多不超过两层
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3、停车场要求:
至少600个机动停车位,非机动停车场2000平方米以上
根据东营地区的情况分析一下:
1、东营人口太少,总共180万,仅仅比寿光多了60万人,人口密度太小,整个市区也只有区区30万人。例如,易初莲花成都沙湾店所在地有数十万常驻人口,沃尔马成都东大街店所在地方圆1.5公里有20万人口居住。
2、当前经济实力雄厚,购买力全省第三,但是产业链单一,经济没有多元化发展,并且发展后劲不足。例如易初莲花成都沙湾店所在地附近有140余个专业市场,但是东营一个市才只有几个。
3、竞争非良性循环(经济发展畸形的产物)、基础条件严重跟不上。同为三线城市的四川绵阳和山东东营相比较,东营火车站建的跟小饭馆一样,东营机场一周一个航班,几乎就是老百姓的晒麦场,港口相当于没有,仅有的汽车运输发展足足落后其它城市十年甚至几十年;而绵阳机场每天两个航班,火车站规模和潍坊新站差不多,汽车运输更不用说,所以沃尔马选择了绵阳没有选择东营。
4、东营人素质低下、文化底蕴空虚、思想落伍、发展落后于国内同级别三线城市三~四年。不适合大型综合性零售企业在此发展。
5、东营配套设施和法制建设不健全,做生意总是凭借关系,而不是实力。
也正是由于东营人的思想,给了杜邦机会,哎!天作孽,犹可说;自作孽,必死亡.
而且东营人整天就会琢磨哪里有黑社会,整天琢磨着怎么钩心斗角,这样能发展起来才怪来.
那些老外喜欢的是每天来超市购物的人的流量,而不是营业额.他们要是在东营实行低价战略会亏本的,因为东营没有那么多人,没有那么多流量.家乐福/沃尔玛之所以叱咤风云是凭借客流量和低价战略的组合.因为东营人少,所以商家为了不亏本才不使用低价战略,这就是东营物价为什么那么高的 而且东营人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5~6种业态形式组合的大型零售商来了东营很可能冷场,所以他们不想冒那么大的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