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一年前,由于我们学校和美帝一所大学的合作关系,我们这届外院学生幸运地成为第一批2+2双学位项目的得益者。虽然这个项目听上去的确不错,但勇于当小白鼠的同学并不太多。初次报名的只有5个人,而给定的名额是6个,呵呵,也就是说理论上报名了就能入选。我的好兄弟子杰是个彻彻底底的学渣,但我还是鼓励他说:“放心吧,名额很多,面试肯定让你过的。”
但到了面试那天,友好的美国教授迟迟没有等来这位叫子杰的同学,我的心也凉了一截。果不其然,面试全员通过。之后的语言考试、签证也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最后,雅思6.5分,我和其他三位姑娘顺利拿到了签证,踏上了美利坚的征程。
在美生活的这一年,我本铁了心做一名孤傲的学者,不想却和这三位姑娘结成了挚友。细细想来自己也不免发笑,在国内的时候,常常在宿舍里和男同胞们议论起其中的一位女生,我们称她为冰美人。大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屌丝的通病,于是这位冰美人的性格被我们描绘得光怪陆离,活脱脱被打成了一个女屌丝的形象。但在美相处的一年中却让我发现,她确确实实是一个外表甜美、内心温柔的优质女生。作为抹黑成员之一的我不免羞愧万分,急忙给国内男屌丝们做思想工作。
我们就读的学校并不出名,所在的城镇也是鲜为国内所知,所以我们的到来大大带动了中国学生的人口。由于几个姑娘生性腼腆,我自然成了和国际友人交流的冲锋兵。在这个闲适的小镇,我们认识了很多国际友人,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考雅思给我这个“中美友好大使”带来的巨大帮助,雅思生活化、口语化,当初如果不是因为有备考雅思的这个过程,我的口语和听力也不会达到顺利和native speaker交流的水平,我也不会在异国他乡交到这么多朋友。而且雅思对西方文化的涉及,也让性格开朗的我更加轻松到融入到美国朋友们的圈子中来。其实美国人并不像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不好相处,相反,他们对我们都非常热情,就像有一对叫牛琳的夫妇像父母一样对我们爱护有加,让我们即使身处异国也能体会到家的温暖;还有忠于基督的艾尔西常常邀请我们去教堂,而对宗教不感冒的我们却总是盛情难却;美籍华人凯,喜欢玩在线小游戏,常常是我们购物、搬家的搬运工,老好人一枚。总之在美国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美国人,用我室友的一句话概括就是: “There is no rule in America.”所以,别想用一句话概括美国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我们伸出友好的双手时,收到的一定是热情的拥抱。
在美国的留学生活激发了我们几个做饭的潜质,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凑在一起,七弄八弄的,竟也能凑成一桌美味佳肴。有的时候我的鸡腿没炒熟、她的土豆烧焦,都是常有的事,不过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犹记得2013年的春晚,学校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我们几个凑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自管自嗨地唱着手机里的KTV,竟有别样的温暖。
开心的事、难过的事,零零碎碎地散落在这一年的光景里,我虽不善总结,却都记得。在留美之前听到不少告诫说不要和中国人抱团。但当我真的身处异国他乡,触碰到美国文化,认识了不少洋人之后,最后还是觉得和自己的同胞最能打成一片。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以后各有各的路要走。况且天下那么大,我们这一代人能走得更远。所以能珍惜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耍吧。最后一年,希望我的成绩也能和三个姑娘齐头并进,我的体重最好能再多十斤,然后不留遗憾地去开启下一段未知的旅程,也希望可以在美国继续自己的学业,可是不是太了解我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样申请学校,有看一些攻略,挺多都是要中介,大家怎么看。
作者基本背景:从小在国内念书,大一出国在美国某综排前三十大学念本科,主修economics,辅修business studies。大四直接申研究生,没有正式工作经验。
申请结果:录取:columbia mpausc mfinwustle global mfinbrandies msf 20%奖学金nyu sps integrated marketingjhu mfin
课内成绩和标准化考试:gpa 3.8 其中专业课成绩相对较差一些,有一门c,两个b+toefl 因为是美本所以很多大学都不需要托福成绩,没有考gmat 考了4次630-600-570-630 最后用630的成绩申请的gre直接裸考 147+168感觉标准化考试成绩是我申请最大的弱项吧,和国内大牛们完全无法比。如果能重来一遍,更希望能在大三暑假好好学把gmat直接考下来,而不是拖到大四上再考,和课内各种midterm/final时间冲突根本来不及复习,考4次刷分还是很不理想。GRE是在最后gmat成绩一直不理想的情况下,世毕盟龚老师建议我去裸考的(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非常正确!因为有了gre成绩,又多申请了几个项目,同时gre不太差的数学成绩也至少保证了我在标准化考试这一项上没有减分太多。关于经验分享:一定要早考!!由于我一直成绩考不出来,导致没法提交网申,所以大部分学校都赶的是最后一轮。出结果的时间很晚,一直很焦虑,于是很悲催的交了早出结果的学校的deposit最后拿了更好的offer没有去,直接浪费好几千刀的deposit钱。。。。多少双鞋多少个包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实习经历:一段比较水的国内某著名银行投行部的实习,另一段是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苦逼实习。地点均在北京,时间都不长,都不超过2个月。
文书:最开始对文书简直是一头雾水,尤其是实习经历中哪些内容可以挖掘提炼到文书里,哪些该省去不谈,全靠世毕盟的帮忙啊!!!最后打造出来的文书非常靠谱棒棒哒:)
interview:录取的学校里只有jhu和usc要求了interview。jhu的面试是网上录段vedio essay, 有点像托福口语题,这个直接按照ggu给的面经准备就好。usc的面试很神奇。。。我的申请一直没出结果,于是决定直接打电话去admission office问,打电话的时间是周五美西上午。电话接通,跟小秘报上姓名问什么时候能出结果,结果小秘问我本科哪里念的,gpa/gmat多少,回答完之后,小秘直接说lets consider thisphone call as an interview, 问我why usc和why finance…..直接吓傻了,完全没做好回答的准备好么。。。。果断乱扯几句,还好口语不太差倒是也扯出一堆理由lmao.....然后小秘说我的academic background非常solid,但是由于提交材料晚,所以审查的比较慢,而第三轮的录取结果是根据前两轮offer发出去被accecpt的程度而决定的,因此迟迟没发第三轮结果。说下午admissionoffice会在开会讨论,让我耐心等。。。。。然后几个小时以后,就收到了usc的congrats letter. OMFG!!!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打电话到office之前一定要做好被临时interview的准备 2, 没消息不一定是坏消息,可以尝试联系office要个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的机会 3,小秘在addmision office原来也是说的上话的啊lol最后要特别感谢GGU终极大boss龚老师和温柔可人的雨晴姐!我很庆幸当初选择了ggu。从写文书到寄成绩,从选校到面试指导,申请路上的跌跌撞撞,幸好有你们的扶持与帮助,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祝学弟学妹们都能拿到好结果,祝ggu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