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学校听了个机构的讲座,感觉还讲的挺好,牛人很多的。里面有个大神的经验分享让我感觉帮助蛮大的,贴出来给大家share下,另外大家有什么申请的经验也可以在下面交流下啊,感激不尽。
我本科在美国南加州大学(USC), GPA 3.7, 在申请MFE的candidates里面算是中规中矩吧。和世毕盟结缘也是机缘巧合。我的好朋友和初中同学在北大,去年暑假我和他一起吃饭,他听说我要申请金融工程,就给我推荐了世毕盟。事实证明,选择了世毕盟给我的录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龚老师是我认识的最懂MFE申请的牛人。我要特别感谢他在申请一路上给我的帮助和指点。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mentor海哥。海哥是Berkeley MFE 毕业的,在MSCI工作,MSCI是全球最牛逼的指数分析公司之一。海哥对我十分热心负责,他用自己在金融行业方面的优秀视角,给了我多方面的指导。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coordinator张雨晴老师,始终如一地耐心帮我处理申请方面各种细枝末节的问题。还有来自CMU的世毕盟面试指导老师,他给我们关于CMU面试准备讲的那两个小时特别棒,而且在我面试之前的最后关头还在帮我解答问题,感激不尽!另外,我在世毕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有的也申请金融工程或金融专业,还有的申请其他专业。我觉得世毕盟的气氛是这样的,大家都很优秀,不过都很虚心地互相交换经验,互相鼓励和帮助。我在和Columbia Financial Economics program面试之后,没有拿到offer。当时世毕盟的小伙伴RSX(北大经院的大神童鞋)已经录取了这个program但是她打算去Columbia MFE。在我提出请求后,她二话没说给学校写了邮件实名推荐我。虽然最后没能被录取,不过我真的对她十分感激。总之,真的很荣幸也很开心能够认识一起申请的大家,我就不一一点名了,希望这个暑假在北京再和你们相聚,未来都能够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我的GRE是170 + 154 +3.5,我觉得不算高。关于GRE众说纷纭,有人说Quantitative section很重要,有人说GRE没有GPA重要,等等。我觉得根据我申请的结果,大家还是把GRE刷高点,打个比方,如果很多人的GPA都和你一样是3.75,不过你的GRE是330+,他们都是325左右,那你就有了一个competitive advantage。当然了,相信大家应该都很忙,要考虑时间的性价比。
世毕盟在暑期就有专门的讲怎么写好自己PS和CV的培训课程。当时参加课程就感觉收益很大。之后,我都通过和龚老师和海哥meeting的形式把PS和CV进行改进。我记得meeting之后我的CV上面红了一大片,我拿回去改,再给龚老师和海哥看,再改,再看。关于PS,龚老师,海哥还有其他的mentor在我很有限的实习经历基础上帮我更好地挖掘和包装。虽然我是美本,英语过关,但我觉得在handle过成千上百个MFE申请,经验丰富的龚老师,还有同专业名校毕业的mentor们的帮助下,我的profile有了质的飞跃。实习
实习是我的弱项。我只在大三的暑假在国信证券的量化投资部门实习过。大家如果定了学金融工程并且想让自己的简历更加competitive,应该尽量找以下公司的实习: Goldman Sachs, Morgan Stanley, JP Morgan, Merrill Lynch, 德意志银行,中金,中信证券,还有一些资产管理公司(买方大一点的资管公司虽然很难进),基金公司,等等。在里面最好要做量化相关的,用你的quantitative skills解决问题。有同学觉得实习有时不知道该做什么。给大家推荐两招:第一,和你的supervisor多聊,了解他或她的职位头衔,负责的项目,主要做哪一块,现在在做具体的什么,比如fixed income strategy,以及在用什么软件和什么手段实施他想做的事。第二,和supervisor或者其他同事搞好关系,和他们多要一些research report,花时间细读。这两个都可以让你学到更多东西,也会在简历上的bullet point里面更有的写。面试
我拿到了2个面试。第一个是Columbia Financial Economics, 第二个是CMU MSCF。两个面试世毕盟都提前把所有收到面试的同学拉到群里,找到在这个program读书或者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来给我们总结出常见的面经,并且聊聊自己在这些学校的亲身体验,热情地回答我们的各种问题。面试的所有问题世毕盟都帮我们提前准备过。特别感谢来自CMU的黄宏学长给我的指导。
希望大家有机会多参加自己学校周边的networkingevent, 多认识一些人,并且自己到各大网站上投投简历,完善好自己的linkedin 账户。你们理想的一条路径就是大二的时候在国内找到相关的大券商(中信,海通,国泰君安,国信),大投行(中金)的实习,然后利用这个实习作为一个大的跳板,在大三的暑假在美国找到big name(高盛,摩根等等)的实习。这样实习经历这块就会很强了。还有可以在学校里有意识地找教授帮他们做research,最好是和量化金融,其次是涉及到处理分析数据这方面的。美本的优势是英语方面学得更多,而且融入美国文化更顺畅一些;不过相对的弱势就是学习上(尤其是数学)没有国内的基础扎实。所以建议大家多修数学课,打好基础,不管你是什么专业。这几门是必修的:Calculus I, II, III, linear algebra, calculus-based probability,statistics。这几门有精力也可以上一下: numerical analysis, real analysis, time series, stochastic calculus,等等。
最后祝大家申请成功!我的微信号是475641609,暑假也会去北京,愿意和申请金工或者金融方向的学弟学妹们多交流,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