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育学统考复习的六大误区,让考研变轻松。
误区一:“熟读大纲解析,必定万无一失。”
小许学的是小学教育学,报考“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由于小许就读的专业偏重实践,除教育学原理外,教育史、科研方法、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没有学过。于是她痛下决心背完《大纲解析》,心想只要试卷不超纲,背完大纲解析基本上就把教育学统考的知识点掌握了。之后,她买了两本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大纲解析》,拿出高考复习的劲头,通宵达旦看了几个月的书,基本上把两本大纲解析的内容背下来了。然而,最终她的专业课只考了180多分,因总分未达到要求而失败。这位勤奋的女生最后悔的就是复习时自己太过于依赖统考课的《大纲解析》了。
参加过考研的人一般都知道,如果把政治大纲(即着名的“红宝书”)弄透彻,那么政治往往能得高分。那是因为政治大纲解析的编写者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而教育学大纲解析是由不同院校或出版社自行编写,难免有一些内容在大纲解析中没有提及。比如2008年真题:“感情丰富、敏感多疑属于哪种气质类型(选择);试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的异同(简答第2小题)。”这是大多数大纲解析没有涉及到或者只用一句话提到,并没有展开分析,甚至还有一些考题的考点是某些版本的大纲解析完全没有提及的内容。
备考提示:出现在市场上的统考课“大纲解析”的相关书籍非常多,很难说哪本更权威或者哪本更全面,建议考生根据自己复习的情况选取1-2本,最好选取一本报考院校编着的版本(也许在阅卷时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在大纲指导下充分利用各门课的经典教材,而这需要一定复习时间为前提。
误区二:“只需记熟考点,无须笔头练习。”
曲阜师范大学的小柯觉得自己作为本专业的学生,几年的专业课学得比较努力,基础比较扎实,所以只需要把细节问题和需要死记硬背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考试时应该会没问题,所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公共课英语上,结果因为总分稍低,在复试中被理想的大学末位淘汰了。
其实,教育学这样的文科学科也需要笔头练习,对于客观题,适度的练习可以起到强化记忆、检查复习效果、避免盲目自信的作用。而对于主观题,虽然笔头练习比较花费时间,但是充分的练习可以找到好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步骤,还可以从枯燥的读背记忆中解放出来,加深知识点的印象。特别是面对“采点给分”的阅卷方式,没有足够的笔头练习作基础,到了考场很可能找不到答题的感觉或者因为思路混乱不能答到“得分点”上去。
备考提示:近几年教育学统考试卷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题目开始变活,注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对于那些不讲方法、盲目死记硬背的考生就会觉得题目“难”了。根据研究生招生改革的趋势,以后的考试必定越来越注重能力和素质。所以复习时采取“阅读—理解(思考)—记忆—练习—反思”的复习方式,才能在考试竞争中游刃有余。
caifuge
2017/2/21 15:47:03
2016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
2016年311教育学统考大纲今天(2016-9-18)也已经出来了,经过勤思教研室跟15年逐条比较,发现并无变化,这对于我们所有考教育学统考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也意味着前期考生以2015年大纲复习了半年甚至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因此各位同学可以安安心心下来继续按照原有的计划备考。
勤思教研室想特别提醒各位考生的是与2016年的教育学考研大纲相比,2016年的新大纲在无论是在考查目标、考试时间、答题方式和试卷内容结构、试卷题型结构方面都没有变化。科目不变,同样是五科: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与去年相比,各个科目的分值也没有变化,教育学原理约100分,是考核的重点。题型仍然包括选择(90分)、简答题(45分)、辨析题(75分)和分析论述题(90分)四种。
因为大纲没有变化,所以我们对各部分基础知识一定都要梳理清楚,各个击破。对于每一科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也是要以点带面,将每一部分内容体系化,这样更利于知识的提取。这样才能真正笑傲于考场。为此,勤思教研室对考生提出以下建议:
(一)复习计划
因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的内容比较好理解识记,所以可以安排一周复习多少章节,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来安排。而对于教育心理学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又是第一次看,往往会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的一头浆糊,这时可能需要学生去翻书或者求教一下本专业的同学。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减轻学习的压力。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大纲内容没有发生变化、题型没有发生变化,八年统考如何在第九年的出题上有所创新?因此,今年很可能剑走偏锋,在出题难度和新意上有新花样,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注意知识的活学活用,延伸答题思路,全面备考。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
好的心态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考研的过程中可能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但自己要学会忍受寂寞,能沉得住气。用平和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也不要与别的同学比较。可以借鉴别人的方法,但不要因为自己复习的慢就感觉压力大,你可以采用阿Q精神,也许他没有你复习的效率高,没有你复习的扎实,考研复习时要做真正的自己,要战胜的也是自己。
大家在了解教育学的考试特点的基础上,经过第一轮的全面复习,再加上二轮的系统总结和知识的体系化,以及适当题目的练习后的查缺补漏,勤思考研教研室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一个理想的分数。
同时,2016年教育学考研的各校招生简章已经陆续出来,我们务必注意参考书目及招生人数变化。
最后,勤思考研教研室寄语我们的咬牙坚持着的、无比坚强的、最最可爱的同学们:路的尽头,会走到一生从未达到的高度,路的尽头,有一生从未见过的风景。